利润核算避坑:企业收入、成本核算7大常见误区解析
各位忙碌的老板们,从双十一、双十二、年终冲刺中,腾出一份精力,关注一下公司2024年的利润统计、成本核算吧!
小心忙忙碌碌一整年,算完发现亏了就糟糕啦!
公式:利润=收入-成本
但很多小公司老板,却不知道利润统计和成本核算至关重要,否则不仅无法算出准确利润,还可能给公司埋下巨坑,产生不必要的财务及税务管理风险!
小编给老板们整理了,很多企业在利润、成本核算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误区,各位老板也可以回顾一下2024年的各项收入、成本费用核算管理时,是否有同样的问题。
及时发现问题,处理问题,避免出现更多的错漏及风险!
欢迎转发分享,一起聊聊沟通企业管理的那些事儿~
Part.01
公司收入核算的误区
一、主营业务收入误区
1、很多商贸老板只关注产品销售的直接收入,而忽视了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收入来源。
例如,对于一些能提供售后服务的企业,售后服务收入也应计入主营业务收入,但可能被错误地归类为其他收入或未被充分重视。
2、未正确确认收入的时间点。
根据会计准则,收入应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时确认。
但有些企业可能提前或延迟确认主营收入,导致收入核算不准确,若出现跨年确认收入成本的情况算账、入账、报税都会很麻烦。
二、兼营或其他收入误区
1、混淆兼营收入与主营收入。
兼营业务与主营业务在性质和核算方法上可能存在差异,但有些企业在核算时未加以区分,导致收入分类混乱。
2、对兼营收入的税务处理不当。
不同的兼营业务可能适用不同的税率和税收政策,企业如果不了解相关规定,可能会导致税务风险。
三、零星收入误区
1、忽视零星收入的核算。
一些小额的、偶然发生的零星收入,如废品销售收入、旧设备、老旧资产的处置收入等,可能被企业忽略不计,从而影响利润的准确性。
2、未对零星收入进行规范管理。
由于零星收入金额较小且发生不频繁,企业可能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流程,导致收入记录不完整或不准确。
Part.02
公司成本核算的误区
一、进货成本核算误区
1、只考虑采购进货价格,忽视其他采购成本。
采购成本不仅包括商品的购买价格,还包括运输费、装卸费、保险费等相关费用。
有些企业在核算采购成本时,只关注购买价格,而忽略了这些附加费用,导致成本低估。
2、未对采购成本进行合理分摊。
对于多种商品共同采购的情况,企业需要将采购成本合理分摊到不同的商品上。
如果分摊方法不合理,可能会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。
二、加工成本核算误区
1、对加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不全面。
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成本、制造费用等。
有些企业可能只关注直接人工成本,而忽视了制造费用的核算,如设备折旧、水电费、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。
2、未对加工环节的废品损失进行正确处理。
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品,企业需要对废品损失进行核算,并合理分摊到合格品的成本中。
如果处理不当,可能会导致成本高估或低估。
三、费用成本核算误区
1、费用分类不准确。
企业常见费用成本包括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等。
有些小企业在分类时可能存在错误,导致费用核算不准确,会导致财务记账不准确,涉税“税前扣除”事项。
例:
将后勤、库管等人员工资应计入管理费用,却计入销售费用;
客户欠款以9折或抹零方式收回,打折或抹零部分金额应计入财务费用,却计入管理费用;
加工车间管理员工资应计入管理费用,却计入加工成本...等等情形。
2、费用控制不严格。
业务员长期累积的一些零星支出,无法取得相应报销凭证入账,可能在财务纳税申报时无法计入合理的成本费用,税前扣除。
3、企业在费用支出时,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制度,可能会导致费用过高,从而影响利润。
例如,业务招待费、差旅费、销售、促销等费用如果没有合理的审批流程和控制标准,可能会被滥用;
公车在使用中公用私用不分,相应的保险费、过路费、油费等凭证无法合理取得报销票据,无法完成费用入账、成本核算。
四、运营成本管理误区
1、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范围界定不清。
运营固定成本开支,包括租金、水电费、物业管理费等。
有些企业可能将一些与运营无关的费用计入运营成本,或者将一些应计入运营成本的费用遗漏,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。
2、未考虑运营成本的变动因素。
运营成本可能会随着时间、业务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;
企业如果不及时调整运营成本的核算方法,可能会导致成本与实际情况不符。
例如随着业务量发展,可能会增加门店、库房、员工;或者增加一些车辆、电话、电脑等办公设备。
所以,小企业在进行利润和成本核算时,应充分认识到收入、成本核算的常见误区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。
-
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;
-
规范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流程;
-
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;
-
软件辅助企业实现收入、成本核算管理。
通过适合的进销存软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,确保利润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,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。